城厢,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地理概念。城墙以内叫做城,城墙外头人口稠密,有一定经济活动的区域称之为厢。所以城厢一般指代的是城墙内和城墙外较繁华的地区。而讲到上海的老城墙,就要讲到两条重要的路:一条路叫中华路,一条路叫人民路。明朝中叶嘉靖年间,上海县连续遭到了来自东海的倭寇侵犯,县丞、镇抚均殉职。明嘉靖32年,上海官民竞相帮助,用3个月的时间,筑成了一座周长9里、高2丈4尺的城墙。
直到今日我们仍旧可以看到大东门、小东门、大南门、小南门、老西门、老北门等几个站点。在1912年的时候,上海拆掉墙头,填掉壕沟,造了人民路。在民国3年,也就是1914年的时候,拆掉老式城墙,然后填掉壕沟,也就是现在的中华路。人民路和中华路都是半圆形的,两条路首尾相接,也就是现在的老城厢。不仅如此,而且,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上海还有唯一的一座水城门,始建于450年前明清时期,你去过吗?
可能好奇的朋友就会问了,上海唯一的一座水城门在哪里?那里又有着哪些少为人知的秘密?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,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,有关水城门的那些事。水城门是青浦环城水系公园淀浦河梦蝶岛区域重要的标志性景观,位于淀浦河和漕港河三叉口,总长87.3米,总宽20米,城门桥面标高为11.25米,城楼上有二层中式仿古城楼,城楼总高约12米。水城门一侧连着云帆广场、流泉广场、晨兴公园串联起的沿河景观,一侧连接着大片绿地的水韵广场。
桥身为古城墙的造型,上有箭垛,下有七拱,中间的大拱上刻有漕通二字,因此水城门又被称为漕通水城门。桥上建有两层城楼,斗拱飞檐,红柱青瓦,是典型的中式仿古建筑。与桥身结合在一起,简洁而又雄浑。水城门的建设是根据450年前青浦老城厢的历史文献记载复制还原的。那时的青浦老城曾设有东南西北以及小西门五个城门。除了东门,其余四门都有水城门。居民们出入老城,可以划船从水城门进出。青浦老城的水系繁盛,可见一斑。
当我们走上水城门,看着南北台阶上名为“粮”和“漕运”的地雕,以及城楼红柱上“曾记漕中舟楫盛,难忘海上水源长”的楹联,青浦老城厢的生活记忆跃然而出。水城门是青浦过去的记忆,它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,在炮火中瓦解,在盛世里重生。450年的历史在它的脚下流淌,时代的灯在城墙照亮,是属于和平年代的光。倒映一池波光随着水系缓缓流淌,光与水跃动着舞曲,温柔缱眷的夜由此开始。地上的惊喜,以及水幕喷泉一起升腾蔓延。
天幕里盛开的花朵,像是岸边人那一张张笑脸。漾出道道涟漪,幻化成轻摇曼舞的彩绸,让人心旷神怡。夜幕下的水岸,更有其绮丽的景彩。顺水而行,不知不觉中走上一座桥。桥上三三两两的乘凉人,有的坐着,有的倚着。远处星光点点,近处霓虹闪烁。
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上海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,如果说,对于上海唯一的一座水城门,始建于450年前明清时期有啥想说的,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。
靠谱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