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周鑫雨
编辑|苏建勋
"我们被边缘化了。"
这是一位 AI 从业者近期对我们的感慨。他所在的团队,属于" AI 六小虎"之一的 AI 情感陪伴应用,就在一年前,还长居 AI 社交榜单前三的成绩,被作为 AI 出海的典范。
但最近,这个创始人亲自带队的热门产品,对产运和商业化团队进行了大幅裁员,仅留小部分员工负责运维。
这不是个例。
AI 情感陪伴应用,是一类通过与 AI 角色的互动,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的产品。在这个赛道中,不乏大众耳熟能详的 AI 应用,比如,MiniMax 的 Talkie、字节的猫箱,以及美国的 Character.ai。
然而,AI 情感陪伴正在经历大范围的滑坡。
就国内 AI 情感陪伴赛道而言,增长已经开始乏力。根据点点数据的监测,2025 年 1 月到 5 月,字节的猫箱,苹果端月下载量从 264 万下滑到了 61 万,DAU 从 59 万下滑到了 49 万。同样是头部产品的星野,苹果端的月下载量,也从 486 万下滑至 93 万。
同样的式微,也出现在海外。带火 AI 情感陪伴的鼻祖,Character.ai,表面上坐拥令人羡艳的 2.33 亿月活,但是用户付费率并不高,ARPU(每用户平均收入)低至 0.72 美元。
2024 年初,AI 情感陪伴产品还是创投圈最火的品类之一。在不少从业者看来,这条"打感情牌"的赛道,用户粘性高,靠订阅就能够立刻变现。彼时,Character.ai " 12 人团队,做到 1500 万美元 ARR(年度经常性收入)"的故事,有极强的诱惑性。
△ Character.ai。图源:Charater.ai 官网
2024 年上半年,大模型"六小虎"几乎人手一 AI 情感陪伴产品。当时,一家 AI 模型公司的产品经理还对《智能涌现》表示:"产品矩阵里没有 AI 情感陪伴,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布局 AI 应用。"
但如今,在 AI 应用"坟场"中,AI 情感陪伴几乎占据半壁江山。
《智能涌现》曾独家报道,曾被阶跃星辰视作重要 C 端方向的"冒泡鸭",因数据不及预期,在 2024 年 12 月几乎停止了运营。智谱的 AiU、月之暗面的出海 AI 宠物陪伴应用 Ohai,都因监管,或低迷的营收无疾而终。
曾经火热的表象下,目前的 AI 情感陪伴,其实是个收益不高的品类。AiU 的产品经理永超曾对媒体表示:(AI 情感陪伴)看起来热闹,但真拿到好结果的产品其实没有,超过 1w 日活产品国内仅有 5 款。
先来看一组数据:我们了解到,某头部出海 AI 情感陪伴产品的平均日流水,稳定在 4 万美元以内——以及,真实年营收,与对外宣传的"千万美金 ARR "相去甚远。
与"低收入"相对的,是高昂的投放支出。《智能涌现》得知,该产品每个季度用于增长的支出,就高达数千万美元。
投入和回报的失衡,一方面源于当前模型在长时记忆、前后一致性等方面的缺陷,还无法满足用户虚拟情感陪伴、情感陪伴的需求,用户的使用和付费意愿有限。
QuestMobile 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4 年上半年,主流 AI 情感陪伴应用的月均使用天数,基本低于 5 天。一名投资人也告诉我们,AI 情感陪伴,对大多数人来说是"伪需求":"大家还是更愿意发展真实的关系。"
"伪需求"下的变现能力,注定是有限的。
上文提到的头部 AI 产品,每个月源于用户付费的收入,只有四五十万美金。不少知情者提到,为了增收,公司增加了不少需要付费的玩法,但收效甚微。
另一方面,迫于融资和竞争的压力,多数 AI 情感陪伴应用,在 2024 年都定下了极为激进的增长目标——在产品力无法支撑增长目标的现状下,企业只能依靠饮鸠止渴的投流。
比如,我们了解到,对某头部 AI 情感陪伴应用而言,冲 100 万 DAU,一度是首要目标。高峰期,产品光投放渠道,就多达二三十个,一天能消耗数十万美金。
高支出,换来的是不乐观的留存和 ROI。"次日留存靠推广冲上过 50%,但后来很快下滑到 20%、30%。"一名员工告诉我们。至于增长投放," ROI 从来没有打正过"。
监管,是 AI 情感陪伴品类一直无法回避的问题。
这把空悬的"达摩克利斯之剑",曾让 Talkie、LiveMe、Tango 等明星 AI 情感陪伴产品,在全球双端下架。2025 年 6 月底,阅文旗下的 AI 情感陪伴应用"筑梦岛"又因涉及未成年色情擦边等内容,被网信办约谈,并下架整改。
△筑梦岛。图源:筑梦岛 AppStore 下载页面
应用下架,直接斩断了 AI 情感陪伴应用的增长之势。据多名知情人士表示,某头部 AI 情感陪伴产品重新上架后的月自然增长率,从 20% 滑落到 10% 以下,MAU 平均每月也以 10% 左右的速率下滑。
为了尽快合规上架,厂商又粗暴地设置的违禁词,以杜绝踩红线的可能。但付出的代价,是用户的体验。
一名头部 AI 情感陪伴应用的员工举了个例子,为了合规,团队将"脱"设置成了违禁词,一旦用户和智能体的对话中出现了"脱",就可能遭到对话屏蔽,甚至封号的惩罚。后果是,"连‘脱帽子’‘脱口秀’这样的词都发送不了"。
2025 年,当狂热回归理性,如今仍在竞技场上的 AI 情感陪伴应用,走到了反思和重整旗鼓的时间点。
一个明显的改变是,激进的增长结束了,投放的 ROI 成了更有价值的指标。
知情人士告诉《智能涌现》,上文提到的头部 AI 情感陪伴产品,将投流预算削减了近 90%。"现在公司开始优化投流 ROI,ROI 好的渠道或者周期就多投一点。"一名员工说。
在体验仍受模型性能牵制的现下,重新定位什么是" AI 情感陪伴",也十分重要。一名投资人对我们表示,情感陪伴、虚拟交友,可能都是市场空间有限的定位。
从情感陪伴转向内容社区,是如今 Character.ai 所做的尝试。自从 2024 年 8 月被谷歌收购后,Character.ai 将功能迭代的重心,放在了打造内容社区,以及提供图像、视频等多模态创作工具上。
但抛开增长和商业化的颓势,AI 情感陪伴在如今的 AI 应用赛道,依然存在巨大的变现潜力。
△ Hiwaifu。图源:Hiwaifu 官网
在 2024 年收入超 2000 万元的 AI 情感陪伴应用 Hiwaifu,其创始人陶江曾在媒体访谈中提到,他发现,做真人形象 AI 陪伴的产品的变现能力,比二次元、游戏风格的产品更强。原因在于,前者的用户画像更偏中年群体,付费能力更强,"我们现在也在考虑,未来是否可以拓展‘中老年陪伴’这样的方向"。
以及,由于克制投流、控制团队规模,Hiwaifu 上线第一年就盈利了。
一名投资人直言,Character.ai 现在还有 2 亿多的 MAU,有这个用户基数和社区生态,来钱根本不是问题。
"面对这样一群大规模用户,AI 情感陪伴产品的功能和商业模式,还没有做到点子上,"他期待创业者们和市面上唱衰的声音,多唱"反调"," AI 情感陪伴不是凉了,而是人们对它潜力的开发还不够。"
靠谱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