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上牛车水街头,麻辣香锅的香气熏得人晕乎乎,哪儿像是出了国?分明是“南洋分省”一日游,连网友都调侃:新加坡早晚得改名“中新”加坡!
新加坡网友的日常快被中国产品包圆了。睁眼就是小米扫地机器人嗡嗡干活,手上总捏着华为或荣耀手机,上班坐地铁刷着TikTok和小红书,顺便看看国内新段子。午餐闲聊少不了感叹比亚迪电车成了天价货。下午偷闲网购,淘宝下单蜜雪冰城加料奶茶。晚上约上海底捞火锅,麻将桌边通宵追剧《以法之名》。说白了,这就是新加坡人的日常节奏,中国产品像空气一样填满每个角落,各年龄层谁都躲不开这习惯。
在新加坡想吃顿没“中国味”的饭,难如登天。海底捞、探鱼、杨国福这些中餐巨头扎堆开店,个人小馆更数不清。本地老牌餐馆倒了一片,像海滩路Uni Gallery就撑不过中国品牌的狂卷。新加坡中餐选择这阵仗,直接把南洋餐饮改造成了国货大本营。
做饭买菜?照样绕不开中国货。新加坡蔬菜进口数据摆得明明白白,中国是新第二大进口来源,盘子里的三成蔬菜四成果子都标着“中国造”。难怪超市货架全是国产标签。
解渴来杯饮料?中国品牌霸榜了新加坡街巷。瑞幸、喜茶、蜜雪冰城遍地都是,孙燕姿追的霸王茶姬也没落下。酸奶像纯甄优益C,总卖断货。早餐豆浆配奶茶是必备品。新加坡灵魂问题:要命还是要奶茶?估计一半人先来杯加料的续命。
娱乐放松?中国元素从没缺席。KTV大半是中国老板开,海伦司跳海酒馆把夜生活带火。《黑神话:悟空》游戏刷屏朋友圈,《流浪地球》电影影院爆满。周杰伦演唱会票秒空,麻将桌逢年过节抢位。中新免签后体验就是新加坡人玩得嗨,国货娱乐成了主打。
逛街买衣服?商场里全是中国牌。歌莉娅防晒服店挤满,以纯李宁名创优品遍地开花。嫌贵就上淘宝,三天到货还便宜。翻翻自己穿的,标签“中国造”准比想象的多。新加坡生活离不开中国品牌这算盘打得响,省下大把银子。
新加坡引以为豪的组屋公寓,都离不开中国建造。青建地产开发的Compassvale Cape组屋千套起步。中建南洋盖了中央医院急救中心,吉宝地铁站工程快完。“中建南洋”二十年建成四万套组屋两万套公寓,相当于每25套房就有一套出自他们手。新加坡组屋中国承建这规模,全靠中国工人撑场,年入客工十万。
出门坐车?中国造无处不在。地铁南北线东西线列车全中国货,武吉班让轻轨也是国牌。巴士更直接,无人驾驶接驳车今年试运行。打Grab出租坐比亚迪电车。买车?国货最火,比亚迪去年销量六千台成“销冠”,甩开丰田宝马。新加坡比亚迪销量暴涨卷得油价便宜。
回家用电器?中国品牌稳坐新加坡市场。华为手机火到首发排队半公里,网络设备通话链过半。COURTS卖场里海尔空调格力风扇摆满货架。小米扫地机器人东南亚畅销。VIVO OPPO旗舰店街头亮眼。华为新加坡市场扎根深,新加坡人离不开。
支付结账?支付宝微信铺满华人店铺。买单输新币算人民币汇率优,樟宜机场都摆牌子示好。Grab打车绑支付宝秒付,微信小程序也能打上花人民币。李显龙当年夸上海支付像乡巴佬,现在新加坡才算跟上。支付宝新加坡汇率方便到家,省了现金麻烦。
领导层更直白,总理黄循财祖籍中国。新加坡前十大富豪大半华人原籍。三百多万中国游客年超一百亿消费。留学生超六万占国际生多数。新加坡前10富豪华人占比显现实力,新中早就一家亲。
回头看看,新加坡没了中国货会怎样?通信瘫半路,吃饭不香,玩的没劲。中国元素不是客串,是刻入骨子里的“家人”。说好中新一家亲,南洋分省这称呼准不准?要不聊聊,蜜雪冰城断货了,你拿啥解馋?中新免签后感受还能多甜?
靠谱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